油画收藏

如何保存油画

如何保存油画

一幅油画如保存得当,可数百年不变颜色,反之,就可能发生色层的龟裂、脱落和变色。那么,怎样保护画布免受损坏呢?一、可在画布背面薄薄地涂上两层预先溶解在松节油中的天然蜂蜡,能完全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而造成损害;二、油画要避免阳光的长期直射,因为紫外线对色彩的破坏性很大,会造成褪色和变色;三、储存油画的屋子要注意通风和防潮,注意防止灰尘与发霉对画布造成的损坏,房间应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四、油画切忌将两张画面对贴,一旦气温升高可能会使画面粘连以致油彩脱落画面受损。
  以上仅为笔者经验之谈,还需购藏者在实践中灵活掌握,不断总结,才能在油画收藏中做到游刃有余,品尝乐趣。

中国油画值得收藏吗

中国油画值得收藏吗

近年来,油画界的盛事很多:海外的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巴塞尔文献展等等,这使得国内许多现代派及新生代画家有了向国际艺术市场进军的机会。而国内近年来有影响的展览如成都世纪之门现代艺术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等,无疑使人们更多了解到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尤为重要的是,上述艺术展览向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当前中国油画收藏的信息,即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年龄段创作的油画作品都有其追捧者。 
  现在谁想收藏一幅参加过重要的海内外学术展览或受到美术界评论家关注,或属艺术家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价位又相对以前较为合理的油画作品已是非常之难的事情了。这也造成近年来油画征集工作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是想收藏油画的收藏家、投资家正逐步增加,另一方面是油画拍品越来越难寻觅。因为许多“好画”深藏在海内外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机构里,或是已被那些海内外先知先觉的油画收藏家“深藏闺中”了。
  近来,有几位国内成功企业家想涉足油画收藏领域,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投资油画是否会增值?二是投资哪一类油画比较容易增值?回答第一个问题要着眼于未来的中国油画市场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们断定目前中国油画市场仍然是处在萌芽状态,尚未进入20世纪80年代港台、东南亚地区那种热潮中,那么现在投资油画佳作必然日后会有回报。回答第二个问题比较难。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尤其是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艺术价值的高低,有时不是成正比的。为了避免大的风险,我感到买家把握住两点很重要,一是艺术性强,二是价格相对较低的作品。艺术性强并不是针对一种流派或风格而言,任何一种表达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有其艺术价值,差别只在于高与低。 
  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可能会影响一部分藏家的油画收藏热情,但是,中国嘉德2000年秋季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拍卖会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好成绩。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均有价格不俗的成交记录。获本场拍卖最高成交价的是吴冠中的一幅油画《白桦》,成交价60.5万元人民币;林风眠先生的一幅重彩也创下了39.6万元的高价;写实派代表杨飞云的一幅人体油画精品成交价55万元,创下了其作品拍卖以来的最高纪录。陈衍宁的油画力作《日出》以44万元人民币成交。以画西藏人物著称的艾轩的一幅油画也以24.4万元人民币成交。前卫派画家王广义的《大批判》首次在拍卖会上亮相,也拍得33万元人民币。还有不少女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场上也受到了藏家的热烈追捧。
  中国油画的收藏尚处于初期阶段,若想在国内形成一个油画收藏的热潮,还必须依靠国内的藏家、投资家、画廊、经纪人以及拍卖公司的共同推动。

     摘自《人民日报》

我国油画行情看涨

我国油画行情看涨

本月27日至7月8日,《北京油画名家名作邀请展——全国大城市巡展》将在第一站“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展。此后,这一由北京大陆艺术家画廊承办的“活动的美术馆”将陆续走向国内多个大城市。据称,由画廊承办的油画全国巡展在国内尚属首次,由此也意味着中国油画的中介机构更加有规模地介入艺术市场并日臻成熟。

  如今,随着人们投资购买力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上占有相当分
量的油画,作为收藏的一个门类——艺术品收藏,正在被国内的收藏与投资者所关注。尽管油画进入中国仅有百年历史,起步晚,但其发展速度并不慢,近年来,油画的收藏、投资者以及画廊、拍卖公司等中介机构日渐增多,市场呈现上行的趋势。

  -中国油画拍卖价、市场价频创新高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极少有人问津国人创作的油画,据北京大陆艺术家画廊主持人王云先生介绍,十几年过来,一些优秀中国油画家的作品价格已经翻了20倍至数百倍不等。许多当年仅卖数百元、几千元人民币的油画精品,如今在拍卖会上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其价格飙升速度令人咋舌。但从目前国内油画市场的整体收藏与拍卖水平来看,目前还是与欧洲一些国家包括港台有很大差距。与传统的国画不同,中国有成就的油画艺术家为数尚不多,由于创作者资源有限而导致的物以稀“贵”,因此是一个比较好的收藏品种。

  由于受到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的追捧,中国的油画价格屡屡创出新高。1991年,陈逸飞的《浔阳遗韵》在香港嘉士得拍卖会上以137.5万港元成交,高出估价3倍多(估价30万至40万港元),从而震惊海内外;1995年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被中国嘉德拍至605万元,创下当时中国内地油画拍卖最高价;2001年10月香港举行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会上,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名作《风尘三侠》再度刷新了中国油画当时的最高成交价记录。该作品是徐悲鸿的名作,这幅作品以高出估价8倍的664.5万港元成交,在此次拍卖会上,中国油画创作的另一位大师级代表人物林风眠的《渔村丰收》,也以高出估价4倍的价格成交,达到356.5万港元,超过了林风眠作品此前的最高成交价。比较拍卖价,中国油画的市场价更是表现不俗,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刘宇一的《良辰》在香港市场上以2300万港元的天价被侨福建设企业收购,创下了中国油画作品至今的市场最高价。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仍认为,油画市场价格仍有着不小的上行空间。一位油画投资者说:“我国油画拍卖起步较晚,市场行情也较中国画有较大的价格差距。一些油画大师级的作品目前标价也不算高。”不少创作于三四十年代的优秀作品,目前价格仅在几万元、十几万元之间,其中不乏一些画家在巅峰时的创作,目前介入,应该能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

  -哪些油画值得收藏投资

  油画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审美情趣尤其适合中青年收藏和投资者的兴趣。王云介绍说,一张好画,能够使满壁生辉。除去自身的收藏价值,还有极强的美育效果,养性怡情。在谈及油画作品收藏、投资的选择取向时,王云先生将其概括为三点:

  其一,要选准创作者,对其“心中有数”。无论对何种美术作品的收藏,对创作者的选择都十分关键。油画创作由于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选择的重心宜应首先投向那些中央及各省市艺术院校专业油画系、画院优秀油画家的作品。这些专业画家创作的作品,由于严格的承传,不仅功底扎实,而且一般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往往代表着中国油画相对高的水准,而且在油画创作的本土化方面大多已得到认同并形成或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这些多为教授的学术型油画家和他们的研究生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曾获过国际和国内奖的作者的作品应该说多具有升值潜力。此外,那些已故去的我国一、二代油画家的作品亦在考虑之列。由于他们的亲属大多低调,不善于市场炒作,故其有限的存世作品现有价位并不很高,对于收藏、投资是个机会,其作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但这并不是说那些没进专业美术院校的画家的作品没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近年来,他们中的一些追求高品味学术方向并具有相当才气的“黑马”的作品已得到认同,有些人的作品在欧洲市场价位不菲,若能看准,在早期用较低的价位收藏,很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其二是对收藏、投资作品的形式选择。从表现形式看,油画创作分写实、表现、抽象,亦有探索性、边缘性绘画。从目前看,中国写实油画已达到很高水平,因此收藏此类作品很有保证。与此同时,也可以尝试选一些探索性的作品收藏。由于他们具有扎实的功底和活跃的创作思维,因此其作品面貌往往令人耳目全新,目前,一些优秀中、青年油画家的作品已引起世界上的一些艺术收藏机构的关注,在今后一个时期,其作品会有相当的看好空间。如果收藏、投资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多元的鉴赏力,可给予适当投入。

  其三是要强调收精品。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学术含量、创作者的才气和是否为画家的代表作决定了收藏品的价值尺度。曾有收藏、投资者向王云先生请教什么样的油画好卖,以此来判断自己的收藏、投资是否对路。王云常以这样一句话作答:“什么作品画家构思时间最长,投入创作精力最大,最能感动他自己而又是画家本人最不想卖的最有收藏、投资价值。”这句话讲得很经典。像中国画一样,即使是名家之作,他的潜心创作与应酬之作的价值也差得很多。因此,收藏、投资者一定要选择那些认真创作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使你的藏品保值、增值的空间更大。

  另外一点是收藏、投资油画的题材选择。例如人体作品收藏。1989年“人体大展”后,曾有人陆续购买中央美院油画家创作的人体作品,这些作品目前均使收藏者获得了30至200倍的投资回报。此外,由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包括服饰文化、风土人情,使油画家的“本土情结”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展现。那些东方化、本土化的油画作品往往更是“世界的”。就以上几点王云也强调只是他积十多年画廊从业经历中得来的经验,只是一家之言而非断论。

  应该说,掌握住以上几点,在油画收藏、投资上一般不会陷入误区。

  -关注市场,在学习中取得收藏、投资经验

  据介绍,国内的油画收藏者相当一部分是小康起来的忠实的油画爱好者,由于资金有限,其投资一般多关注那些名头较小的画家的作品,或者是名家的写生、小品;另一部分是一些成功人士,将油画既作为欣赏,同时又作为收藏。他们大多选择学术水准和价位相对高的;另外一部分人属于真正投资优化的一类,这类人有资金保证,或者本身热衷于油画,或者有专门的机构来操作,目前他们在支撑着日渐热起来的油画市场。

  除了油画收藏爱好者,油画经营机构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曾经只经营国画的荣宝斋,1993年专门辟出西画廊;在店内悬挂油画作品的画店、画廊(含饭店)目前在北京已有100多家;广州文德路是书画艺术品的专业街市,有“广州画廊”之称,近年也出现了油画作品买卖;深圳甚至出现画家镇;上海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内,诞生了将近500家专营油画的画廊,经过大浪淘沙的竞争淘汰,目前仍有300多家。

  收藏油画,无非通过画廊、博览会、拍卖会三种渠道。收藏者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个人艺术修养来收藏。王云认为,油画收藏爱好者应该多看一些图录和美术评论,参加油画展览,多看作品,到拍卖会上去体会,与有经验的画廊经营者交流,以此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眼力,只有假以时日,才会在收藏的乐趣中得到升值的投资回报。初入收藏门径的朋友,到拍卖会上不要急于追抢,这样很容易买到情绪化的作品,如果对行情不了解的话,容易买高。一般来讲,在专业画廊和艺术博览会上发现的自己喜欢的作品较有保证。如果你对艺术家的状况和艺术品所具有的价值了解多的话,或许可以到拍卖会上去捡漏,也可以到拍卖会上发现很难找到的作品。在著名的艺术机构、博览会、拍卖会上买,一般应该是比较具有学术和经济保证的。

投资油画的理念

投资油画的理念

 多年来,中国油画市场呈现的多姿多彩的成功收藏案例,无不伴随着化解不开的收藏情结。只有你喜欢的、你欣赏的油画作品才会激起你的收藏欲望和义无反顾的投资行为。而只有假以时日,你才会在收藏的乐趣中意外得到升值的投资回报,这也正是油画收藏与投资的扭力所在。有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凡是最初以收藏油画为目的的收藏家,其投资回报大多都远远高于以投资油画为目的的画商。是否可以这样劝诫:倘若想靠投资油画而在短期内暴富,倒不如选择其他投资行业更为现实。
  80年代当国人几乎无人问津中国油画时,在我国港台和新加坡、东南亚华人区的收藏家及画商却早把目光投向中国油画。他们极富收藏意识和投资意识。他们在那些知名艺术家云集的城市开怀畅选沉寂了多年的油画精品。那时,他们仅用几十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收藏一部具有中国油画发展史水平的成套油画精品。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90年代中期。大约10年间,许多海外收藏家凭借慧眼,先后建立了价值可观、水平非凡的私人中国油画美术馆或画廊。
  如今,许多当年仅卖几千元人民币的油画精品,在拍卖会上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价格飙升之快令人咋舌。
  1994年以来,中国油画开始有了二级市场,即拍卖市场,国内收藏油画的藏家逐渐地多了起来,其中不乏以投资为首要目的的收藏家。当然,单纯买卖油画是有利可图的,但如果在此举上有更加执著的收藏情结和高雅的艺术品位,那么,若干年后其综合回报将会更加可观。其实现在已有许多油画收藏家都深深体会到:油画在装饰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已悄然升值。这种赏心悦目伴随着潜移默化的投资回报理当更令人欣慰。

如何保存油画

如何保存油画

油画如果保存得当,可数百年不变颜色,反之,则可能发生色层的龟裂、脱落和变色。那么,怎样保护你的油画免受损坏呢?一位画廊经营者的经验之谈,可资借鉴:

  一、可在画布背面薄薄地涂上两层预先溶解在松节油中的天然蜂蜡,能完全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而造成损害。

  二、油画要避免阳光的长期直射,因为紫外线对色彩的破坏性很大,会造成褪色和变色。

  三、储存油画的屋子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尽可能离洗澡间、厨房远一些,注意防止灰尘、油烟与发霉对画布造成的损坏,房间内应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受潮的画一定要慢慢阴干,切忌暴晒,否则画面容易脱落。

  四、油画切忌将两张画面对贴,一旦气温升高,可能会使画面粘连,以致油彩脱落、画面受损。

  五、卷油画时,用四五寸以上的纸筒,画布冲里,画面冲外,跟着纸筒卷,外面再用塑料布裹上,防止画裂。

  六、墙上挂的油画如果落上灰尘,可以用微湿的干净布轻轻地擦。如果上面有油烟的话,可以用淡一点的肥皂水和清水轻轻地试着擦洗,然后迅速拿吸水的东西把画面上的水吸干,再拿电风扇把水吹开。如果遇到年头长的、有龟裂的油画,一定要少用水,局部干擦即可。有人买专业的上光油为油画做保养,这是可以的,但在喷之前,一定要用干净的布把画面擦干净。另外,一些专业的拍卖行和画廊也可以帮着清洁。

  七、一般油画可以保存二三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油画几十年后可能出现龟裂,因此,如果你的收藏品很多,那些不挂的作品,可以用塑料布包起来,放在木箱里,防止硬伤。

  以上仅为其经验之谈,还需购藏者在实践中灵活掌握,不断总结,才能在油画收藏中做到游刃有余,品尝乐趣。

中国当代油画大涨后尚未成熟3大表现

中国当代油画大涨后尚未成熟3大表现

一位知名度尚浅的中年油画家,其作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价格上涨了13倍之多,而一件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在一个漫长而又稳定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购买经过巨涨的中国当代油画,投资者可能面临赝品、变现难、保管不易等风险。
  
  去年底以来,中国传统书画市场进入了相对稳定的调整期,而中国油画却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在以纽约和香港地区为代表的拍卖市场上,中国油画无论在成交额还是成交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书画,而各大媒体对中国当代油画的报道也是不遗余力,一时间,一个新的投资浪潮似乎就在眼前。中国当代油画的投资前景真如目前所表现的那么乐观?在对市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后,笔者发现并不尽然。
 

  尚未成熟之三大表现

  1 价格暴涨

目前,中国当代油画的交易价格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上千万元,其价格已远远超过历代中国书画。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中的拍品估价为例,一件齐白石的国画作品《毕卓盗酒》,被认为是大师人物画中的精品,其估价在8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而一件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血缘系列:大家庭》估价竟达880万至1200万港元。齐白石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曾任中国美协主席,其知名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张晓刚,1958年出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目前工作生活在北京,职业画家。在中国13亿人口中,可能99.99%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张晓刚何许人也。然而,就是这两位在年龄、知名度、艺术成就、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能同比的画家,他们画作的涨幅却出现了背离,中国油画价格定位的不合理性由此可见。

  一件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在一个漫长而又稳定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而中国当代油画的价格却往往是在短时间内巨涨形成的。同样以张晓刚为例,其作品《血缘系列》在2005年5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57万元人民币成交,而到了2006年3月,其属于相同系列作品的《血缘系列:同志120号》竟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97.9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83万元)成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作品价格竟上涨了13倍之多,涨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而其中的奥妙如何,也只能由藏家自行体味。

  2 价值不高

中国书画的起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代的中国书画作品反映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因此,无论是从艺术成就、艺术风格、笔墨技巧还是从世界的知名度、公信力等方面来分析,中国书画都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并得到绝大多数国家与民众的认可。而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至今不过百余年,其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显得陌生。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也从未把中国油画列为顶尖艺术。

  由于对油画缺乏了解,国内的藏家往往认为画得越真实的油画作品就越好,因此,目前在国内最流行的中国当代油画当属各类写实油画。而中国的油画家们也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纷纷迎合市场,将写实油画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向。其实,油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其艺术标准应采用世界性的通用标准。一般来说,世界性油画艺术的标准可以从技术、形式技巧、精神内容等三个层面进行考查。而作为中国当代油画主流作品的写实油画,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油画的基础层面,也就是技术的层面上。相对于那些已经进入艺术成熟期的西方油画来说,中国当代油画还显得缺乏艺术创造力,略显稚嫩。因此,真正能进入西方艺术殿堂、被全世界所认可的中国油画家寥寥无几。

  3 持有集中

与中国书画主要散落在民间相反现在市场上的中国当代油画主要集中在画廊、画商、外国机构以及画家本人手中,相对于持有者分散的中国书画而言,中国当代油画更容易被人为地“炒作”与“操纵”。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画廊、画商、外国机构甚至画家本人往往与中介机构合作,联手包装画家,利用各种方式为画家造势,并最终达到操纵画家作品价格的目的。而在这些机构与个人的联手操控下,真正的藏家根本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购入心仪的作品,而一旦以高价位接手这类被操纵的当代油画,其结果只能是被“套牢”。因此,作为理智的藏家,对这类当代油画的购买价格一定要予以慎重的考虑。

  可能面临之三大风险

  1 赝品风险

与中国书画的一笔落成、无法修改的特征不同,油画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油墨的堆积而成。而油墨的反复堆积也给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目前国内油画市场中的赝品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产生:画家学生、家属仿制;画家代笔者私下仿制。正是由于油画形成方式以及赝品产生途径的特殊性,使得市场上油画的真伪鉴定较之国画更为困难异常。

  2 变现风险

由于中国书画的流传程度远远超过中国油画,因此,中国民众对中国书画的接受程度也要远远大于中国油画,再加上目前中国油画的交易价格多为数十万元、上百万元,使得能够参与中国油画收藏的藏家是少之又少。而在中国油画交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那些画廊、画商以及外国机构等,则主要是以销售为主,绝少能从市场上再行回购,因此,一旦藏家在购进油画后想要再出手,必然遇到变现周期长、受众面狭、价格回落等诸多问题。这也给中国当代油画的收藏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 保管风险

相对于中国传统书画,油画的保管不便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油画的体积普遍较大,携带与运输均不方便,保管空间也必须要大;其次,油画所使用的颜料较国画更容易褪色,保存时间短;第三、油画对保管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有恒定的温度与湿度,稍有不妥,就会氧化、干裂;此外,油画的修复成本也非常巨大,相对于中国书画的修复主要体现在装裱方面,油画的修复工作更多的是针对油画的实体而进行,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油画的整体风格,并最终影响油画的价值。

居家装饰油画收藏保存的知识

居家装饰油画收藏保存的知识

 现代居家越来越多的把油画做为家庭的装饰品,这种起源于欧洲的古老艺术能充分体现主人的幽雅气质和文化气息.不过很多人对油画收藏保存的知识知之甚少.油画作品经历岁月的流逝出现各种老化的问题。一幅油画如果保存得当,可数百年不变颜色,反之,则可能发生色层的龟裂、脱落和变色。
  我们先来看油画的一些特性.
  1.油画必须干透。油画完成后,要1~2天,甚至1星期才能干透。如未干透,则极易损坏。
  2.油画须配框架。油画因移动、悬挂、搬动,边缘难免磨损撕裂,影响画的效果。因此应及时配制适当宽度的木(铝)框,装饰花纹要优美、雅致,色彩调和。能配装玻璃更好,画面效果会因此增强。
  3.油画须避光。首先是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因为紫外线易分解颜料中的分子结构而褪色,阳光直射画面会使油画很快变色,画面龟裂。
  4.油画须防潮。新造的住宅墙壁没有干透,或是在潮湿的房间、地下室、坑道内悬挂油画,会使油画画布松弛变形、褪色、发霉,甚至腐烂。如果要挂,必须经常开窗通风。一旦发现画布松弛,就应将画转移到通风处晾干。如已生“霉花”,可用清水洁巾揩抹后晾干。
  另外避免接近厨房、浴厕或是潮湿地方,一般温度以20~25℃及湿度50%左右,并以通风佳为考虑。
  那么,怎样保护你的油画免受损坏呢?
  一、有条件的话,可在画布背面薄薄地涂上两层预先溶解在松节油中的天然蜂蜡,能完全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而造成损害。
  二、油画要避免阳光的长期直射,因为紫外线对色彩的破坏性很大,会造成褪色和变色。因此画应挂在室内阳光不直接照到的墙上。
  三、储存油画的屋子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尽可能离洗澡间、厨房远一些,注意防止灰尘、油烟对画布造成的损坏,房间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受潮的画一定要慢慢阴干,切忌暴晒,否则画面容易脱落。
  四、油画切忌将两张画面对贴。避免气温升高使画面粘连,导致油彩脱落、画面受损。
  五、卷油画时要使画布朝里,画面朝外,外面卷一层纸筒,然后再用塑料布裹上,防止画裂。
  六、墙上挂的油画如果落上灰尘,可以用微湿的干净布轻轻地擦。如果油上面有油烟,可以用淡一点的肥皂水和清水轻轻地试着擦洗,然后迅速拿海绵把画面上的水吸干,再拿电风扇轻吹油画表面。如果遇到年代久、有龟裂的油画,一定要少用水,局部干擦即可。如果用专业的上光油为油画保养,在喷上光油之前,要用干净的布把画面擦干净。
  七、时收时挂。油画名作必须珍惜,无论是展览、装饰还是家居装饰,都可采取在展出时或在一定场合必要时挂出,平时应包装好妥为收藏
  .一般油画可以保存二三百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油画在几十年后就可能出现龟裂。如果收藏品较多,可以把油画用塑料布包起来,放在木箱里,防止硬伤。收藏油画,可掸去灰尘,用软质布泻上油画专用清洁剂拭除污垢;每半年或一年,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可使颜色复原。

投资油画四要点

投资油画四要点

 初入油画收藏四个要点必须注意:

  首先要看油画作品所体现出的画家功力,一方面是通过作品的创意、表现方式等进行比较,另一方面要看油画的细节处理,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作品的细节处理体现作者的绘画技巧和实力;

  其次是油画作品的颜色运用,看其是否协调,对比度是否合理;

  第三是要看画家深造程度,对于油画作家来说,一般都要经过长期的严格专业训练;

  第四要看作者的年龄段,一般中青年油画家正处于创作的高峰,而且市场投资一般不会很大。

中国油画成“原始股”

中国油画成“原始股”

如果手头有100万元的闲钱,你会把它投资到哪个领域呢?对顺德的中年企业家林先生(化名)而言,最佳去处莫过于中国油画市场。从三年前开始,他前后花费超过百万元收藏了一批中国油画,按照现在的市场估价,这批油画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到五倍。像林先生这样有意识收藏油画的人士,目前在顺德正逐年增多。事实上,中国油画正以其收藏风险低、升值空间大等特点,在近两年来一跃成为艺术品收藏中的新热点,有人更称其为收藏市场中的“原始股”。

  20幅油画年年在升值

  和专业的收藏人士不同,林先生收藏油画,最初的目的只是作装饰之用。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希望给自己和家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所以在几年前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幢价值数百万元的别墅。该别墅采用了欧式建筑风格,在选择装饰品时,林先生首先就看中了具有西洋风格的油画。房子本身价值较高,一般几百元的行货油画摆在房里显然难以相称,在熟悉油画市场的朋友的建议下,林先生最后花重金买了数幅较有名气的油画作品来装饰自己的豪宅。

  对于这些贵价油画,不要以为林先生只是贪其贵可以衬得起豪宅,实际上林先生自有打算。“一方面可以装饰房子,挂在家里,每天欣赏一番也很开心;另一方面也算是一条投资途径吧。”原来他看中的是油画的升值潜力。有熟悉油画市场的朋友告诉他,油画在近年行情看涨,不妨趁其价格尚低时购入,将来必定有所回报。事实证明,林先生及其朋友的选择是正确的———按现在的市场行情估价,林先生在这三年里收藏的20幅作品价格均有三到五倍的升幅!

  拍卖场热捧中国油画

  顺德致尚美术馆的负责人陈子雄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中国画那样有较广泛的收藏基础,但油画收藏在这两年来却是异军突起,在某些拍卖会上其风头甚至盖过了中国画。

  据了解,作为西洋的舶来品,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过百年左右。一直到1994年中国嘉德在国内推出首场油画拍卖会后,中国油画才开始有了二级市场。不过相对于水墨画等长时间占据艺术品市场主流的情形,中国油画市场一直都是不温不火,而到了这两年,其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却是频频走高。

  有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嘉德油画专场的拍卖成交额每年都增长近一倍。而从拍卖市场来看,除了嘉德、荣宝、华辰等拍卖巨头较早辟出油画专场外,随着油画行情看涨,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轩乃至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拍卖公司也陆续开设了油画拍卖专场。2004年,各拍卖行油画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4亿元。最令油画界人士振奋的是,在今年5月29日,香港佳士得“20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画坛巨匠赵无极的《1985年6月至10月作》更是以1804万港元高价成交,一举创下了中国油画拍卖世界纪录,可说是中国油画在拍卖市场全线飘红的一个标志。

  油画成收藏市场“原始股”

  中国油画在这两年成为市场热点,究其原因,收藏人士林先生说,主要和其市场价格低、赝品少而收藏风险低等特点有关,有人认为其堪称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原始股”。从国际市场来看,油画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都较高,比如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去年5月5日举行的印象派和现代派绘画春季拍卖会首场拍卖中,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416亿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绘画作品。

  与欧美油画相比,中国油画在市场的价格与其还有很大差距。据悉,同样名气的中国画家和欧美画家,他们作品的价格会有20多倍的差距。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油画中不少作品从其艺术手法来说,已经达到了国际大牌艺术家的功力,但它们的价位远没有达到国际上的高度。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精神需求增长以及中国艺术品价值和国际渐渐接轨,可以预见这些油画在未来的升值潜力极大。

  另外,和赝品多多扰人视野的中国画市场相比,油画的赝品数量还算少数。顺德致尚美术馆的陈子雄表示,油画的入门门槛较高,其技法较为复杂,学油画者往往需要学色彩、透视等等,要创作一幅好的油画作品,没有一定水平的人是难以做到的。如果仿制名家油画,要比仿制中国画成本高,而且名家个人风格强烈,较难模仿;另外油画名家大都在世,仿制品容易识别……这些都使得油画市场赝品较少,收藏风险也因此较低。

  随着欧美装饰风格在国内的流行,油画已经逐渐为国内百姓所了解,他们对于油画的需求也将会逐年增长。陈子雄认为,在这些需求的刺激下,油画的价格肯定还会有所增长。

油画市场 异军突起

油画市场 异军突起

一、 油画艺术市场的异军突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文化生活与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日趋升温。

  收藏艺术品成为人们精神与财富的双重象征,成为高品质生活格调的最佳体现。对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有多种角度与方式:有的收藏古董、古家具,有的收藏书画、油画,有收藏近现代、当代的,有收藏传统的,无论哪一种收藏,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最合适的价格,获得自己最喜欢又最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进而能够不断地增值。

  近二三年,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异军突起,成为整个艺术市场的亮点,这可从拍卖行不断的开辟油画专场拍卖、新兴的画廊迅速崛起可略见一斑。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地,这些日益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中,对油画的收藏与投资成为时尚,如何收藏与投资油画就成为热门话题。

二、油画艺术市场兴起的原因

  中国艺术市场经过前一段时期的狂飙突进式的发展,目前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整合期,一些积累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函待解决。比如作品的真伪问题、价格的不切实际炒作等等,尤其集中于近现代、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上,使原本就刚兴起的艺术市场风险性增大,也变相促使获得理想收藏品的门槛越来越高,资金需求越来越多。这里除了有市场初期不可避免的机制不健全,投机分子作祟,拍卖行、画店等中介机构的不规范操作以外,也与收藏者、投资者的急功近利、盲目投资有关。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油画艺术市场逐渐兴起。油画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整体资金的需求量与书画市场相比较少,书画市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尴尬在油画领域内几乎还没有到来,所以易于进入和掌握。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油画艺术作品绝对是“新大陆板块”。因此,部分投资势必从书画市场投向油画市场,这是投资的适当调整,也证明目前的投资与收藏日趋理性与成熟,这是油画市场兴起的首要因素。

  第二个重要因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新兴的产业阶层与白领阶层日益崛起,社会审美风尚的改换。由于这个阶层日益发展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无论在资金能力、文化水准、审美趣味上,都乐于接受充满新意、具有挑战性的当代艺术,他们的年龄与知识背景决定着他们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亲和力。所以,体现时代气息、色彩丰富、充满节奏感的油画艺术品成为这一阶层的需求对象。由于目前视觉环境、视觉符号无论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都在向着现代的、时尚的、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口味已经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也促使中国人对油画、雕塑等原本来源于西方艺术体系的艺术类别,从视觉上也不觉得陌生,并且从简单的了解发展到欣赏的层面。

  第三个因素是中国油画艺术体系的自身的发展。与具有传统魅力的书画相比,中国油画从传入到今天也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却在中
国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成果。产生了像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油画大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艺术空前发展,形成多元化的繁荣局面,并逐渐开始步入国际艺坛。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资源,为我们进行收藏与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四个因素是近年来拍卖业、画廊业等中介机构逐步走向规范化,大力推陈出新,培育新兴市场有关。虽然,油画市场份额与传统书画市场份额还相差不少,但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如北京、上海两地的优秀画廊迅速崛起,他们虽算不上是元老,却是开拓中国艺术市场的有生力量。他们在积极拓展生意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艺术与学术水准,力求将优秀的艺术家、艺术作品推荐进入社会,推行国际惯例式的代理制,并尝试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这是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经营的开端。艺术市场成熟的标志就是规范化市场机制的真正建立,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充分发展的地方都莫过于此。从某种角度讲,目前中国既不缺乏出类拔萃的艺术家,也不缺乏优秀的投资人或者收藏家,最缺乏的是规范的、专业的画廊与经济人,这正是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瓶颈所在。所以,这些画廊的建设性意义将不言而喻。

三、 油画市场的现状

  我们将中国油画市场现状作一个简单的勾勒,按艺术家活跃的年代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二十世纪初期、四五十年代、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

  第一个时期为二十世纪初期。留学海外的前辈画家,他们将油画艺术教育引进中国,成为中国油画的奠基者。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关良、庞薰琴、颜文梁、吴大羽、卫天霖、吴作人等,以他们为代表的早期前辈画家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历经战乱,存世不多,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中的大师级人物画价基本位于四五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与其同辈的其他画家的价位也在七八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这批前辈艺术家的市场在以台湾为主的海外华人市场中已经很成熟,台湾的画廊业从八十年代以来就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发掘、梳理工作,同时也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

第二个时期是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留学海外、目前仍在创作的艺术家。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他们在前辈的基础上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以独到的艺术方式开创出充满东方精神的艺术视觉空间。他们的作品得到海外华人收藏家的广泛而有力的支持,是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价位在几十万至上百万元不等。

  第三个时期为与新中国密切相关或者是新中国培养的艺术家。如王式廓、董希文、蒋兆和、罗工柳、全山石、靳尚谊、艾中信等,这一代艺术家在美术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品中烙下鲜明的时代痕迹,创作出具有大量浓厚中国色彩的油
画作品。这一段时期,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尚未得到充分、详细的梳理,价位在几万至数十万元之间不等。

第四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八九十年代。这个时期内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也就是中青辈艺术家,从崭露头角的那天起,就开始面对市场。其中的代表者有罗中立、陈丹青、陈逸飞、王怀庆、尚扬、王沂东、艾轩、杨飞云等。他们得到东南亚、港台资本的认可,价位多在十至三十万元之间,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陈逸飞,价格曾达到两三百万元。

  第五个时期是九十年代中后期至现代。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蔓延出华人市场圈子,步入国际艺坛,得到欧美市场的逐步认可。同时,国内的收藏家与投资人开始起步。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有方力钧、张晓刚、刘小东等,他们和同龄的或更为年轻的艺术家是目前中国艺坛最具活力的一群。虽然,其中的代表者的市场直接面向海外,价格业已不菲,但绝大多数艺术家仍处于事业的发展或奋斗阶段,整体价位并不是很高,从几千至数万元不等。

  以上举出五个时期及代表性艺术家,就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但这五个阶段尤其是后三个阶段,与我们无论从时间、还是地域的关系上都最为亲密,但缺乏必要的梳理与认证,所以仍有很多空间可为。特别是第五个时期中的众多青年艺术家,无论从创作实力、眼界、发展潜力、市场机遇乃至升值空间都绝对大有可为。

四、青年艺术家的收藏与投资

  当你走进画廊,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油画如何选择呢?首先要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家居装饰增添视觉效果,还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油画收藏与投资。这里就有普通购藏与专业收藏的区分,所谓普通购藏就是以装饰、美化生活为原则,购买自己喜欢、价位易于接受的油画原作,购买的意向随机而灵活;而专业收藏则是以艺术与学术为双重选择标准,选取某一位艺术家、某一流派、某一历史时期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性的认购与收集。普通购藏与专业收藏往往是重合进行的,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购买的过程中,经常也会遇到以普通收藏的价格获得专业收藏质量的作品。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普通购藏开始走向收藏之路的。

  无论是普通的购藏还是较专业的收藏,我认为,首先要有健康而平和的心态;第二,要有专业知识和修养把关;第三,要坚持艺术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第四,合理分配资金,量力而行。鉴于目前市场的情况,建议选择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好作品进行收藏与投资,这是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途径,也可以从中体验到真正收藏与投资的乐趣。

  选择当代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作品真伪的风险性较小;第二,作品价位合理而实际,相对而言投资较少;第三,所有大师都是由青年成长而来,个人风格的形成、艺术语言的成熟都与青年阶段息息相关,绝大多数都在青年时期就已出类拔萃;第四,如果单从经济回报率的角度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当代艺术品的增长幅度最高。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有点像股票中的原始股,一旦选择准确则前途无量。当然,这样讲并不掩盖投资收藏这类作品的风险与难度:一个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能否成为真正的绩优股,他的成功周期是否成为一个漫长的等待?这里有一个选择准确与不准确、合理与不合理的问题,要想做得好就要坚持前文所述的四原则,尤其是第二、第三条,需要有专业性与学术性背景的有力支撑,那么,这就需要与专业性好、有信誉的专家或专业机构(如专业画廊、艺术公司)的合作,从而获得充分的保证。

我们参看发展成熟而完善的西方艺术市场,专业画廊已成为市场体系中的最重要基石,在收藏家、博物馆、基金会、艺评家与艺术家之间起着桥梁般的作用,西方现当代艺术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生动的画廊史。如世界闻名的美国艺术经济人利奥·卡斯特利和他的画廊,以其独有的前瞻性与魄力创造了一个神话,美国当代艺术大师大多数都出自他的画廊,像约翰斯、劳申伯、李奇藤斯坦等,卡斯特利在这些艺术家刚刚崭露头角,甚至是一闻不名之时,果断与他们合作并购买艺术作品,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终生朋友。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一起分享了站在艺术之巅的成功喜悦。

  我们也可以举出身边的成功案例来说明问题:两位青年艺术家夏俊娜和季大纯。夏俊娜的作品近年来在拍卖中屡创佳绩,也是价格飙升最快的青年画家。1995年毕业,1996年与北京翰墨画廊签约合作,最初价格为1.5万元人民币(尺寸 150cm左右),随着她不断的崭露头角,风格不断地成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1997年拍卖价格达到3—3.5万元,1998年则达到5万元,1999年又达到8万元左右,在短短的三到四年时间里增值达5倍。如果说夏俊娜是以优雅的画风与才气,以及易于接受的题材,而成为市场的幸运儿,那么,比她年长三岁的同门师兄季大纯就显得边缘而没有表面上的热闹,因为他的画风趋近抽象,也没有靓丽的色彩,有些“前卫”。但他却以学术性和纯粹性赢得了市场。从1993年毕业到1995年,没有出售过一张画,也是与翰墨画廊合作后,随着各方面的认同以及个人在艺术上的不断努力,价格从1996年的四千元(100cm)升至1997年的八千元,1998年达到1.5万元,1999年稳定在2万元左右,2000年则达到2.5-3万元之间,增长幅度亦在6倍。在赢得市场的同时,这两位画家也成为目前正处于上升趋势,被称为“七十年代”或“后生代的代表性艺术家”。   刚刚涉足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人,如果自身准备不足,就必须与专业画廊或专家合作。因为专业画廊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决定它要尽心尽力地发掘艺术家,全心全意地为收藏者提供长期而完善的服务。判断专业画廊的基本特征为:第一,是否推行规范化的代理制度;第二,是否定期推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与风格的展览;第三,是否拥有专业人员的储备,为买家能够提供专业而又完善的咨讯与管理。这是国际惯例的操作方式,它的行之有效已经被无数次的证明,这一体制促使画廊、收藏家、投资人与艺术家一起共生共荣。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画廊业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专业画廊的出现是艺术市场走向规范化的标志。这些画廊绝大多数都投资代理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在未来的几年中,它们的历史作
用将会明显地体现出来。
         
五、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目前的油画艺术市场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对如何选择作品、艺术家提供了部分的参考意见。一个好的收藏家、投资人除了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以外,在收藏的过程中,更可以体验到发掘艺术家以及与他艺术生命共同成长的收藏乐趣。无论是专业的还是普通的收藏与投资者的出现,以及他们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大家一起对艺术市场、艺术史做些有意义、有建设性的工作,无疑为目前略现混乱的艺术市场带来一股新风。所以,对油画进行准确而合理的收藏与投资,并不仅仅是满足了个人的视觉愉悦和个人喜好,同时也为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新兴市场,乃至整个艺术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注入新的力量。